從視覺特性出發,綜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帶你認識標識系統中人的視覺識別規律,通過對導向標識設計中的文字、圖形符號、色彩、造型比例、材料工藝等的分析,為大家的導向標識的設計理清思路。
▼什么是導向標識
導向標識包括三大要素:媒介、信息、受眾
導向標識主要是為了實現受眾對抽象信息的具象了解與識別。信息是整個系統中的關鍵,利用導向標識這一媒介將相關的信息傳達給受眾,為受眾帶來工作和生活的便利。
圖形、文字、符號等都可以作為表征事物和認識事物的一種手段,而導向標識設計就是把設計的元素和基本手段作為符號,通過對這些元素的加工整合,來實現信息傳達、傳情達意之目的。
▼標識與使用者關系
標識要發生作用一般要通過5個步驟:發現標識、辨識標識、認讀信息、理解信息和行動。在整個過程中,標識的文字、圖形符號、色彩、比例尺度、規劃布置、形式結構以及材料工藝都對標識信息的準確傳達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
標識設計中,對文字的選用優先考慮的是——標識使用過程中的視距范圍,從而確定文字的大??;圖形符號的大小也應根據人的最大觀察距離來確定;色彩方面應使用具有較大視野的顏色,如白色、黃色、藍色;標識的比例尺度要符合人眼的視覺特性,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要符合標識所處的環境;在標識的規劃布置中,要特別考慮標識信息的連續性,合理確定標識的數量以及分布,特別是標識牌不能與廣告牌之類混合設置,影響人們對標識的辨認;標識形式結構的選擇要根據人的視覺觀察角度和有效的視覺區域來確定。
標識材料的選擇則需要盡可能地吸引人們的視線,對標識表面的工藝處理必須確保標識信息的清晰性和準確性。
▼導向標識與視覺的關系
研究表明,人的知識和信息能量大部分是通過視覺來獲取的,而對于形式的感受和認知更加離不開視覺。
視覺帶給人的信息并不是孤立的,它會將我們的視覺感受聯系在一起,形成統一的整體。你知道嗎?人類所獲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以上來自于視覺,但人的視覺系統對信息的獲取還受到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影響,對于視覺信息的接收是有所挑選的。一般新鮮有趣的事物更容易被接受,乏味無聊的則會被主觀忽視。
因此,導向標識系統的設計應該有意識的這樣進行:
了解導向標識與視覺的關系
將人的視覺特性作為標識設計的重要參考,了解人的視覺功能、人在視覺感知中的真實狀態,以便更好地發揮標識的作用,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的作用,就可以使來訪者快速而準確地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注意
而導向標識系統的首要任務是在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注意,這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導向標識系統的設計時,對人的視覺特性進行充分的研究與掌握,增強標識物對觀眾視覺的刺激強度,爭取在短時間內抓住觀眾的視線,快速準確的引導,從而更好地實現導向標識系統的作用。
多從使用者角度考慮
信息社會,通過設計傳達的信息去滿足人們的根本需求愈發重要。因此在導向標識系統設計中,不僅需要滿足標識基本的導向功能,更需要進一步滿足人的視覺特性,以實現信息的精確呈現,確保導向標識最終目的的實現。
▼人的視覺特性
人的視覺角度主要有四種:平視、仰視、俯視、鳥瞰。
平視:人在正常站立的時候,視線在豎向約30°的視角內,上視10.07度、下視20.65度,稱為平視。
平視的具體范圍一般是以水平的標準視線為基準,往上20cm、往下40cm的區域,我國人口的平均高度是167cm左右,按這個高度計算,最佳的平視高度在127cm~187cm之間。平視能給人帶來便捷、規則、有序的感覺,因此在導向標識設計中平視應用較多。
仰視:人眼向上的最大垂直視角是50°,在這個范圍內的視線就被稱為仰視。
仰視能給人穩定、雄偉、高大的感覺,特別是一些室外導向標識的設計,可以利用其高大的尺度形成仰視效果,往往能帶來強大的震撼力和視覺沖擊力;而室內小尺度的導向標識在強調其仰視效果時,高度應控制在320cm左右,一般不超過350cm。
俯視:人眼向下的最大垂直視角是70°,在這個范圍內的視線稱為俯視。
俯視能給人帶來親切、活撥、隨意的感覺。俯視的效果變化豐富,根據環境的不同,俯視范圍一般是從地面到高80cm左右。
鳥瞰:當物體與人的視點之間存在較大的高度差,站在高處向下俯視,就形成鳥瞰視角。鳥瞰能給人帶來新奇、現代、時尚的感覺。鳥瞰效果對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只有在地面高度差較大或者需要強調景觀效果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鳥瞰的視角。
▼必須了解的視覺現象
此外,人的視覺特性這些現象,作為設計師的你也是必須要了解的。如果這些都不知道,那真該好好補補課啦。
群化現象
在一定的空間內,相互接近、類似的事物,連續地放置在一起,人眼就會覺得這是同樣的事物。軍裝中迷彩的運用就是利用了這樣的特性,因為迷彩能與周圍的環境產生很好的群化現象,不易被發現,便于隱蔽。
視覺空間的非等現象
從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去觀察相同的事物,其大小、距離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即使是相同的事物通過不同的排布也會給人完全不同的視覺體驗。
連續視覺現象(運動視覺現象)
它是某種現象持續的意思,如動畫片的制作便是運用了這個原理。動畫片原本只是若干張靜止的圖片,但是當它們以一定的速度反復播放時,由于人的視覺存在連續性就會將所有的圖片聯系起來,形成動態的畫面。
社會的視覺現象
感情或意識的產生會受到社會經驗的影響,在長期社會經驗的積累下,人們對于某種事物就會產生固定的認知內容。特別是在廣告宣傳中,利用某種圖案和色彩就能起到很好的象征作用,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
恒?,F象
當局部的刺激條件發生改變時,人們對該事物的視覺內容并不會發生改變。對于事物的大小、形狀、色彩等都會有這種恒?,F象。比如肯德基的紅黃兩色,當你看到紅黃兩色時最容易聯想到的就是肯德基。
▼必須掌握的視覺運動規律
掌握一些視覺運動規律,能讓你的設計更得心應手。
1、視線的水平移動比垂直移動既快又省力,在導向標識設計中應盡可能按水平方向布置。
2、人們對空間的每個位置的視覺注意是不均等的,一般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先中心后外部。在導向標識的文字編排設計中應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否則可能造成人們的不易識別和誤讀。
3、線性輪廊的導向標識比曲線輪廓更易于被人眼接受。
4、人的視覺總是喜歡變化著的形象,而不喜歡單調、呆滯的事物,在導向標識設計中,可采用富有動感的形象設計,使視覺產生新鮮感,使感官得到更新和活躍。
▼色彩對人眼視野的影響
在具體的標識設計中,要適當利用不同色彩對人眼的最大視野的影響,以使導向標識設計獲得最大的識別效果。
人眼的最大視距即視野,視野之外的東西顯然非視力所及。但是隨著光照和色彩的改變,人的視覺極限也會相應地變化。
一般情況下,光越亮,視距越大,視野也越開闊,白色視野最大,黃色、藍色、紅色的視野依次減小,綠色視野最小。這主要是由于感受不同波長光線的錐狀細胞在視網膜的中心比較集中所導致的。
知道了這些規律,還不夠。我們知道好的設計不光要有好的理論指導,還要把好的想法表現出來,這就不得不涉及到我們用來表現創意的工具——符號。
▼文字符號
為了提高標識文字的可讀性與識別性,文字的排列應當符合人們視覺運動的一般規律。
人們在觀察和閱讀時的普遍視覺線路是從左到右,自上而下先看圖形再看文字。左上方是視覺停留的重要區域,較之其他區域更易被人捕捉,所以將重要文字信息放在左上方可以提高標識傳達信息的能力。
選擇不同的字體首先要根據項目定位,商業、旅游景區、地產各自有不同的需求。
商業地產項目,需要簡潔的外觀,高效的運行,因此識別性越強的字體越合適,等線體是較為理想的選擇;旅游景區項目的要求比較特殊,可用一些裝飾性強的手寫體,會顯得更加自然生態;地產項目是通常比較負責,不同的風格導致字體選擇的使用上需格外謹慎,為項目制定一套標準字體必不可少,最起碼也要保證一塊標識上的相同信息內容字體一致。
選擇字體還要根據設計時所用的工藝材料,通常來看絲網印刷對字體的要求最低,印刷的技術對字體幾乎沒有選擇;而做立體字時,工藝師喜歡制作直線多的字,因為弧度少,做邊框的時易于處理,而對于弧度多,棱角多的字體,制作時較為麻煩;還有一些特殊的字體如文鼎霹靂體,這種字體如其名,中間斷開了,做成任何凸起效果時,安裝都不方便;更有一些字體如花瓣體、竹節體,這類非主流字體還是在標識系統中謹慎使用。
標識系統中,文字的選擇與應用意義重大,應考慮尺寸、內容、環境、空間、制作工藝、使用者心理等諸多因素。結合設計師經驗與客戶需求,選擇一套最適合該項目的字體,并成功運用,達到明快、醒目、美觀、得體、一目了然。
如有條件,設計師也可自行設計符合該項目要求的字體。
▼圖形符號
根據人的視覺特性研究可知視覺注意力對不同的要素是不均等的,對導向標識而言,一般最先受到關注的是圖形符號,接下來才是文字信息。
圖形符號不僅具有感性的形象,同時又兼具理性的內容和含義,當富有變化的圖形符號出現在人們眼前時,能使人們產生視覺上的新鮮感,引起感官的更新和活躍,從而更易接受標識所要傳達的信息內容,這樣的特性是色彩和文字所代替不了的。
抽象圖形對社會的視覺現象的運用則更為含蓄,它并沒有特定的原型,而是通過對人們思維中的東西進行加工、改造出來的。雖然它的直接指示功能很弱,但它通常借助于特別的色彩和外形與設計理念相對應,具有很強的暗示作用,同樣能激發人們的聯想和潛意識中的東西,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
如圖是男女廁所的標識。
▼象征符號
象征符號比較含蓄,它與所指的對象之間性質上是相似的,形上卻非如此,它所傳遞的是一種意義上的關聯性,與人們的社會習俗相關。比如紅色代表革命,黃色代表皇權。
符號的這三個層次是不斷遞進、深化的過程,從基礎的圖像符號到指示符號再到象征符號,它們利用不同的視覺元素傳遞,傳遞的信息越來越廣泛。對符號三個層次的綜合運用,能更為準確、迅速地傳達導向標識的信息和思想內容。
在導向標識系統設計中如何更好地運用圖形符號主要與人的視距有關,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主要考量圖形符號的大小與人的觀察距離的關系。標識圖形尺寸由文字、符號和襯底色以及邊框構成。
▼標志圖尺寸問題
標識圖形的最小尺寸與人的最大觀察距離的關系由公式:a=0.025L 確定。
a——標識圖形的尺寸,L——最大觀察距離,兩者單位均是米。為了方便標識圖形制作,國家標準GB/T15566.1-2007推薦標識圖形系列尺寸如下:
標識使用者移動的速度越快,可以看到的文字越大,反之亦然。
不可把文字做的過大或過小,影響識別性與美觀。根據經驗,最好把文字打印出1:1的圖紙放在現場進行實地比較,因為電腦中顯示的尺寸通常偏小。根據現場情況和實際需要設置文字的大小高度,會更有針對性,也容易比較。
▼標識設計中材料的把握
標識中常用的材料有木材、石材、金屬材料、合成材料、電子科技材料。
木質材料的成本較低,能給使用者帶來親切感,但是木材易受自然環境的影響,長期處于室外容易開裂損壞;石材使用壽命較長,但加工制造不易,無法實現特殊的造型需要;金屬等其他材料的使用效果較好,但是成本過高。
因此在導向標識設計中要嘗試使用新材料,既環保成本又低廉的建筑材料完全可以滿足標識設施材料的使命,例如新型桔梗合成材料等,這些新型材料的使用將是標識設計的新起點。
此外,在導向標識系統的設計中加入更多數字化標牌也是不錯的創意。
當然,你可以嘗試多種材料的組合搭配,優劣互補,從而發揮最大的邊際效益。
如:鋼板和鋁復合板的結合使用能保證標識牌結構的堅固性;表面貼膜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純工業材料所帶來的冰冷感,加上特定色彩的使用,使得導向標識牌能夠更好地融入內外部環境中,并很好地展現該空間的文化內涵。